,

思與言 第四十九卷 第四期


「地方學」專號

專號論文
1. 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
楊弘任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2. 地方學的發展與挑戰
王御風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3. 「社區影像」作為文化政策:一個批判性的回顧
蔡慶同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

4. 「草地」的變遷:一個農村聚落地景的考察
蔡嘉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5. 農村再生條例關注行動中的象徵鬥爭
鍾怡婷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候選人

書評
1. 地方志研究的新領域:評介巴兆祥著《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
郭佳玲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一般論文
1. 戰爭與和平:女性主義多元觀點評述
黃競涓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

2. 結婚最佳時機的性別差異:一個以臺灣人口資料的模擬配對研究
張榮富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專號論文

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

楊弘任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臺灣社會九十年代社區總體營造風潮之後,關於「在地性」(locality)的課題極為要緊,「在地性」到底具有哪些特質,在不斷的現代性、都市化、全球化、符號消費化等外來力量衝擊後,「在地性」將會呈現哪些轉型的趨勢?同時,社造運動的外來行動者,也持續帶來關於長遠社會改革的知識實作與理念範疇,這些外來的知識與範疇,最終將會如何與在地既有的知識與範疇產生有意義的對話與轉型?
本文由「邊界」(boundary)的概念入手,嘗試界定並探討「在地性」的性質。任何社造行動者都需在血緣、地緣、祭祀圈所造就的在地性邊界內,同時進行「邊界維繫」與「社會改革」的雙重行動。在地性邊界的歸屬感之下,也使村落社區或街道巷弄形成了代代相傳的「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地方知識可再次分為「認知化的常識」與「身體化的技術」,後者更能以自身風格迎向外來的「專家知識」,進行有意義的相互轉譯。在社造風潮中,在地範疇最具重要性的即是「公共性」的範疇,在公共參與、公民社會與公民性的外來範疇引領下,在地性必須在實作中重啟想像力,找出以在地範疇有效轉譯外來範疇的新方向。

關鍵詞:公共性、公民社會、文化轉譯、在地範疇、地方知識、邊界



地方學的發展與挑戰

王御風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地方學為一九九○年代開始興起,以臺灣各地行政區域為範圍,對其進行歷史社會等相關面向之研究,為近年來臺灣地方文史研究熱潮之一。其與傳統地方研究最大之不同,在於地方學崛起時,受到臺灣史開始被重視,以及社區營造運動影響,因此有許多社造精神注入其中,也帶來臺灣地方文史研究的新面貌。
本文回顧地方學發展至今的過程,發現地方學之推動,以地方政府、大學、社區大學、民間團體為主力。其中具有社造精神之社區大學與民間團體,因缺乏專職師資及學員參與,成績並不理想,反而是地方政府因其文史業務與地方學相符,與大學、社區大學、民間團體等大量合作,採用研討會及出版方式,如今已成為地方學發展之主力,更讓許多地區的地方學成為一年一度的學術研討會大拜拜,也使地方學最初之理想喪失,更與傳統地方研究不同之界線模糊。此亦成為地方學要持續發展,所面對的最大挑戰。

關鍵詞:地方學、地方政府、社區大學、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影像」作為文化政策:一個批判性的回顧

蔡慶同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

近年來,由於紀錄技術的輕便,乃至紀錄權力的開放、紀錄影像的普及,臺灣紀錄片的發展由政宣與教化的功能,逐漸轉向常民與生活的紀實,尤其是在一九九○年代與社區總體營造結合之後,形塑了「社區影像」的文化政策。因此,本文透過回顧「社區影像」作為文化政策的歷史變遷,企圖從產製、文本與觀看的主要面向,分析影像用以營造社區的不同治理策略,包括了技術的移轉、地方的再現與影像的展示,藉此釐清其所引發的紀錄片導演或社造工作者、紀錄片作品或影像資料庫、觀看的實踐或實踐的觀看等等矛盾,並進一步提出未來深化「社區影像」的可能作法。

關鍵詞:紀錄片、社區總體營造、「社區影像」



「草地」的變遷:一個農村聚落地景的考察

蔡嘉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本研究是一個歷史地景的考察,研究對象是嘉南平原中的一個農村聚落――土溝,行政區轄屬臺南市後壁區。它和臺灣大多數的農村一樣,被視為「草地」,被人稱為「草地所在」。「草地」是閩南方言中的詞彙,指的是較低度開發的鄉野地區,有別於開發程度較大的都市地區。作者關心的重點在於「草地」地景如何變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模樣。這個研究首先遇到的困難是土溝缺乏相關的文獻與史料,因此我從兩方面尋求替代的根據:一、進行居民的訪談及對現場環境的調查,並將所聽、所見標註在我所蒐集到的地圖上;二、參考相關歷史學與地理學方面的著作,把土溝跟臺灣歷史脈絡,以及嘉南平原的環境脈絡作連結,讓土溝不至於成為獨處於周圍環境與時代的個案。本研究拉出的歷史焦距橫跨了清代、日治至戰後一九七○年代,在土溝這個基地上,作者發現,整體而言,地景的變遷是一段由豐富到單調的過程。也就是說,土地特徵趨於均質,居民的土地經驗則趨於平淡。這其中有著自然、人為與國家三方力量在交互作用著,而土溝地景的呈現正是這些力量交互作用的結果。筆者認為,土溝作為一個具體存在的「草地」,它所呈現的地景樣貌與變遷應可作為一個認識鄉村、認識常民生活世界的參考點。

關鍵詞:方言地名、地景變遷、土溝、草地



農村再生條例關注行動中的象徵鬥爭

鍾怡婷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候選人

「農村再生條例」於二○○八年年底通過一讀後,引發臺灣社會的關注。農村是否會因這部法令而「再生」或是「再見」,成為反對者與支持者之間論辯的一條軸線。沿著此一軸線,展開了關於「什麼是農村『再生』?」以及「農村要『再生』成什麼樣子?」的意義鬥爭。在這一場關注農村再生條例的行動中,行動者各自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著意義鬥爭,意義的鬥爭透過象徵權力的操弄而施展開來,而民間社會則透過地方紮根的方式來進行對抗。「農村再生條例」的制訂與立法,全面引發了臺灣社會對「農」此一議題的重新關注。雖然已完成立法,但關注的行動並沒有結束,如同本文所試圖闡釋且吾人必須理解的是,國家與官方施展著象徵權力,而象徵權力作為建構論述的權力,會確立人們的認知與信仰,把現存的政治與經濟關係合理化,有助於不平等的社會關係間的再生產。因此,關注農村再生條例的行動不只是立法是否通過的鬥爭,實質上這是一場關於農村之意義的鬥爭,同時它也是意識型態的鬥爭,仍將繼續進行。

關鍵詞:農村再生、象徵權力、論述建構



書評

地方志研究的新領域:評介巴兆祥著《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

郭佳玲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自古以來,中國和日本不論是在政治、經濟,或是文化交流上,都相互影響。其中,漢籍東傳日本,有其悠久的歷史和傳播的規模,因而構成中日民族間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
巴兆祥透過對中國地方志東傳日本的探討,系統地說明日本自十七世紀起對中國地方志的搜集方式、探討中國地方志在日本境內的傳播與變化、比較日本不同機構收藏的中國地方志書版本及其價值,以及論述中國地方志對日本地方志纂修所產生的影響;並以豐富的史料為基礎,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式,除提出具獨創性的見解外,亦深化了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的研究內容,不僅為從事中國地方志研究者,提供了許多珍貴的參考資料,也開創了地方志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關鍵詞:漢籍、地方志、方志學



一般論文

戰爭與和平:女性主義多元觀點評述

黃競涓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

本文首先簡介一些女性主義流派對戰爭與和平之觀點及主張,包括有條件義戰者、批判性別差異結構中陽性特質與軍國主義者、質疑和平本體論為陽性思維者、母性和平者、本質主義者以及自由主義者等,並討論女性主義與積極和平之關係。隨後逐一檢討這些女性主義流派主張之優點與缺點,說明討論戰爭起源勢必要討論和平如何可能。在探討過程中指出數個重要爭議,例如本質主義與非本質主義之爭論、平等與差異之爭執,以及絕對和平與有條件義戰之爭辯。順帶說明戰爭對女性產生的正負面影響,最後對本文的討論內容做進一步的評論。
女性主義有關戰爭與和平之論述,呈現論點多元並存,且有時各自矛盾甚至自我抵銷。但所有女性主義者皆批判主流戰爭研究所自滿之「武裝和平」,也批評主流和平研究所專注之「以控制衝突為典範」的研究議程。大多數女性主義者皆批判陽性陰性特質二元對立所建構之軍事主義,及各種強者宰制弱者之結構暴力。

關鍵詞:性別差異結構、陽性特質、軍事主義、母性和平、陰性特質



結婚最佳時機的性別差異:一個以臺灣人口資料的模擬配對研究

張榮富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我該與眼前這一個結婚?還是等待下一個呢?本文運用理性選擇假設下的「擇偶模擬配對模型」來探討結婚最佳時機的男女差異。本文把「結婚最佳時機」的概念區分為「配對成功率」(代表尋找伴侶的難易)與「擇偶利得」(代表結婚意願的強弱)。個人的擇偶資源(外貌與所得)與婚姻市場(可婚異性與同性競爭者的人數與品質)將隨年齡的增加而改變,故模擬配對後,各年齡層的配對成功率與擇偶利得也將不同。
以二○○○年臺灣未婚人口的資料,模擬二十至四十九歲男女的配對,結果發現:(1) 女性配對成功率的高峰比男性來得早,但是下降的速度比男性快。(2) 男性擇偶利得的高峰發生得比女性早,但在年長時有明顯回升的跡象,女性則在擇偶利得高峰過後一路下降。(3) 二○○○年時男女最佳的結婚時機都是在三十至三十四歲,男女性在此年齡層有較高的配對成功率與擇偶利得。(4) 女性一旦錯過了擇偶成功率或利得的最佳年齡,其負面後果(成功率與利得的下降)要比男性來得嚴重。(5) 男女延遲婚姻的理由並不一樣。男性擇偶利得的高峰比其配對成功率的高峰來得早,想早婚的男性,可能苦於當時配對成功率較低而「不易」結婚。反之,女性擇偶利得的高峰卻比其配對成功率的高峰來得晚,有較高結婚機會的年輕女性可能因擇偶利得較低而在當時「不想」早婚。(6) 本文於最後運用上述延遲婚姻的男女差異討論臺灣女性不婚與男性外婚的問題。

關鍵詞:擇偶、模擬配對、結婚年齡、婚姻市場、跨國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