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四十九卷 第二期


「自由主義、儒家傳統與多元價值」專號

專號論文
1. 自由主義、新儒家與一九五○年代臺灣自由民主運動:從徐復觀的視角出發
李淑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副教授

2. 自由與平等:《自由中國》時期殷海光、夏道平對政治與經濟關係的反思
何卓恩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3. 殷海光對儒家的批判與反思
簡明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4. 儒學也能推導出現代法治原則嗎?:以「道德自主性」為中心的探討
何信全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5. 平權的制度與個人
陸品妃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兼任助理教授

6. 多元社會下的公共治理:以《自由中國》雜誌為指引
吳鯤魯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專號論文 

自由主義、新儒家與一九五○年代臺灣自由民主運動:從徐復觀的視角出發

李淑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副教授

一九五○年代的臺灣自由民主運動由外省知識份子主導,外拒大陸共產極權統治,內抗島內國民黨威權體制。這場運動固然以《自由中國》為核心,而同樣主張反共、提倡民主的《民主評論》也扮演了相當角色。它的創辦人――新儒家徐復觀,與自由主義陣營亦敵亦友,是當年民主運動重要的參與者與觀察者。本文從徐復觀的視角出發,引用文集、日記、信件、回憶錄等史料,透過思想史的脈絡化分析和敘事筆法,試圖重建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現場。由徐復觀與自由派領袖的交往中可以看出:胡適在政治上瞻顧徘徊,殷海光充滿自我衝突,雷震則富有包容性與行動力;這些性格特色決定了他們在民主運動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文中也藉由徐復觀與《自由中國》作者群歷次論戰,說明新儒家與自由主義者的思想歧異。在政治經濟議題上,有「左翼自由主義」與「古典自由主義」的不同;在哲學立場上,則有「理想主義」與「經驗主義」的扞格;而雙方對「自由」的理解、對「政治與道德的關係」的看法,更是針鋒相對。放在華人思想史的脈絡來看,這些討論上承五四時期論戰,下啟臺灣黨外民主運動,也預示了一九九○年代大陸新左派與自由主義者的爭議。這些議題的不斷重複,代表著二十世紀華人困境的持續。

關鍵詞:自由主義、新儒家、自由民主運動、徐復觀、胡適、雷震、殷海光



自由與平等:《自由中國》時期殷海光、夏道平對政治與經濟關係的反思

何卓恩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二十世紀上半期,自由主義在大陸發展的時候,受強勁的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存在相當顯著的社會平等、計劃經濟理想,追求「新自由主義」和「自由的社會主義」。一九四九年部分自由主義者逃亡臺灣,為了體現思想本質上與共產主義意識型態的區隔,出現真假平等、真假社會主義的論述。朝鮮戰爭爆發後,國民黨迅速向集權方向發展,殷海光、夏道平等自由主義者開始重新思考自由與平等的關係問題,主張充分的自由經濟,以經濟自由促進政治和思想自由。無論他們的反思是消極面的還是積極面的,也無論這種反思是否代表了自由與平等關係思想的「終結」,「沒有經濟自由就沒有政治自由」這個意涵的揭示,從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角度觀察,的確標誌著相當重要的發展。

關鍵詞:自由、平等、殷海光、夏道平、《自由中國》



殷海光對儒家的批判與反思

簡明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當代臺海兩岸自由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的殷海光,以「五四之子」的身分聞名,自稱「五四的兒子」與「五四後期人物」的殷海光,其與新儒家的針鋒相對,更突出其反儒、反傳統的濃厚色彩。這從過去的學術研究成果中,已有充分的展現。然而相關研究或強調殷海光的自由主義與反傳統的部分,或者與新儒家論辯的面向,卻沒有對其反儒思想進一步深入探討,本文即立論於此,希望以此課題為重點,省思殷海光反省儒家的背景與特點,並介紹說明其對此的自我檢討,並對其反儒思想提出反思,以提供此議題深化探討的可能。具體而言,主要將從殷海光早期的邏輯方法分析論著《怎樣判別是非》,以及因反傳統言論被查禁且對中西文化論戰提出回應的《中國文化的展望》二書,說明殷海光反儒思想的主要論點,並區分為政治與文化兩方面來討論殷海光的反儒觀念。

關鍵詞:殷海光、新儒家、自由主義、五四、反傳統



儒學也能推導出現代法治原則嗎?:以「道德自主性」為中心的探討

何信全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文探討儒學傳統在「聖王之治」理想之下的人治格局,是否亦有可能經由新的詮釋,創造性地轉化為現代普遍規則之治的法治思維與論述。本文檢視西方自由主義的法治論證,從洛克立基於人的理性以論法治之下的自由;肇端於盧梭「普遍意志」,經康德轉化而落實為「無條件律令」之道德自主性法治論證;以迄羅爾斯祈嚮由理性的自律主體所構成合乎正義原則之法治國家。透過比較分析,本文嘗試從儒家孟子以迄陸象山、王陽明此一心學脈絡,進行普遍法則之治可能資源的挖掘。本文指出,就思想內在理路而言,從孟子性善論、陸象山「心即理」到王陽明「致良知」的道德哲學,在中國歷史脈絡中固然導向德治仁政的人治格局;然而與西方近代自由主義立基於「道德自主性」的法治論證對比分析,其實可以發掘出儒家心學傳統中亦蘊含充沛的「道德自主性」觀念內涵,得以推導出現代法治原則。

關鍵詞:儒學、自由主義、法治原則、道德自主性、普遍性



平權的制度與個人

陸品妃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兼任助理教授

我們由國家社會制度以及個人生活行動的角度此二切入點,來分析公民如何得以作為真正的平權道德主體這個問題,容易推得的一項結論是,平權的主體之可能,勢必仰賴公民承認彼此自由又平等的能力。承認彼此自由又平等的能力此項初步必要的條件既然如此重要,公共政策的設計或施行者,以及公民負擔的責任,又應該怎樣劃分與界定,才能夠促成它的實現?本文首先將討論與提出一項論證說明:當代英美分配正義理論關於「甚麼的平等」(“equality of what")問題脈絡論辯中,基於「能力」(capability)的平等衡量項之目標設定,相較於其它選項,因為直接促成個人承認能力的實行及其他理由,而為本文倡議的平權制度選項。其次,透過概念分析的方式,本文為平權公民負有的個人行動責任,亦即,如何互相承認彼此自由又平等,提供「能力」進路允許的規範性說明。

關鍵詞:能力、承認、平權、自由主義、制度、道德個人



多元社會下的公共治理:以《自由中國》雜誌為指引

吳鯤魯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治理」的研究在臺灣的公共事務與管理學界逐漸形成為重點理論傾向,但既有的文獻較少運用於思考如何於自由化與民主化的多元社會中,推動有效的濟弱扶傾公共政策又免於過度干預自主領域,且能就整體體制設計建構更好的願景。本文試圖以《自由中國》雜誌諸前賢雷震、殷海光、戴杜衡的思考與言論為指引,探究「治理」文獻,衡諸臺灣展現多元社會的歷史與現實,由之接引出設計與建立可能的體制及相應政策的轉變方向。比較當代政治哲學家就體制設計的思考,本文的研究發現《自由中國》雜誌諸前賢,特別是戴杜衡先生要求提昇社會領域自主性及多元治理的想法,先驅性地透露當代多元社會與公共治理原則的端倪。

關鍵詞:治理、多元社會、體制設計、自由中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