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徵稿啟事】思與言「歷史意識與歷史教育專號」(2017.03.01截止)




 因為高中課綱微調所引發的爭議,近兩年來,歷史教育獲得臺灣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欣見社會開始認真討論歷史教育議題的同時,我們卻也發現,迄今的公眾討論仍 留下不少值得進一步探究、反省與辯論的地方。特別是,由於新聞媒體向來偏好追逐有助於提高收視率的衝突與爭議事件,以致於對當前的臺灣來說,我們究竟需要 怎樣的歷史教育的深度討論,難獲大眾媒體青睞,相應也少有進入公民視野中的機會。而散落各處的有益反省,也因缺乏彙整的平臺,而難有互相激盪及進一步系統 化的機會。


 
《思與言》願扮演促進交流的學術平臺,讓隨著反課綱微調運動而開啟的公民討論與反省,進一步落實為學術的分析與探討。我們以為,這不但有助於將一時的激情轉化為持續關心的動力,也有助於深化這波運動的貢獻與影響,使其成為歷史教育改革運動中不可忽略的遺產。經過這段時間的沈澱後,我們或許更需要回歸基本面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究竟為何?如果學校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社會化機制,我們到底希望透過學校培養後代怎樣的能力?
就歷史教育來說,隨著12年國教的到來,歷史科勢必得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整合成下一世代的公民教育。我們要如何跳脫過去習慣的學科本位思考,以新的視野面對整合的挑戰呢?歷史教育的重點只在於打造國族認同嗎?還是,我們更看重培養下一代歷史地思考的能力?歷史教育難道只能提供黑白二分的標準答案嗎?還是,有可能從不同觀點切磋辯論的過程裡,幫助學習者建立起自己思考、反省與判斷的習慣與能力,以及包容、尊重不同立場者的民主素養?
當臺灣社會建立起自己的主體性的同時,我們是否曾提出一套相應的認識自己、中國與世界的適當觀點,依此書寫臺灣、中國與世界的歷史?假如「天然獨」已日漸成為臺灣社會的現實,但臺灣事實上不可能全然切斷與中國的關係,那麼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中國史認識?如果臺灣向來就是世界的臺灣,自現代世界社會形成伊始,便是各方勢力角逐的場所,並因此能扮演關鍵角色,而臺灣的未來更與網絡連結日益緊密的世界不可分的話,我們要如何既從全球的視野來定位自己,又能站在自己獨特的立足點來認知過往世界大勢的演變?既有的教材與坊間可見的各種通史版本能滿足這樣的需求嗎?各有何利弊得失呢?
需進一步追問的是,只要編寫出適當的教材,歷史或公民教育的理想便能落實嗎?目前教學現場的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如果我們對現況一無所知,不了解實作面的關鍵與癥結所在,如何侈言改革?在考試仍會領導教學的現行體制下,與僅側重智能競爭的社會氛圍裡,歷史是否只是門考試需應付的學科,而無涉於受教者的歷史記憶形塑?還是,儘管多數學生單純只把歷史當作應試科目,甚或不少人因需背誦枯燥的內容而感到厭惡,但歷史敘事依然默默地影響他們的歷史意識與價值立場?抑或,即便教材不盡如意,教學現場的師生們也仍保有能動性,足以抵抗甚或解構由上而下強行灌輸的觀點?
如果教育無處不在,也不是只有年輕世代才需要,要如何構思一套可提供給所有公民,更為全面的歷史教育的圖像呢?當我們抱怨歷史教材無聊、教條時,歷久不衰的武俠小說、歷史小說等通俗文類,是否恰好填補了學校歷史教育的缺漏?它們提供了怎樣的另類歷史意識與記憶,是否曾影響我們評判事情的價值標準,乃致激發了行動?日益興盛的公眾史學與專業史學究竟有何異同?兩者如何才能共生共榮,互助互補,而非互相抵消或兩不相干?當前市面上流行的通俗歷史書籍,許多係出自中國作者之手,有何利弊?這是因為臺灣社會向來對歷史欠缺興趣呢?還是學界與業界未形成良性循環,以致無法建構完整的產業鏈所致?抑或是貪圖方便的短視做法或劃地自限的結果?
如果歷史的確也可變成一門可賺錢的好生意,而建立社會的主體性也是個銘刻在物質基礎上的可見過程,亦即文學、藝術、飲食、觀光、社區經營……等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面向,皆可與臺灣的歷史記憶扣連,甚或因此成為時尚賣點,轉而反過來影響歷史記憶與歷史意識的形塑的話,那麼或許值得進一步探問,它們到底是透過怎樣的過程,產生了怎樣的實質影響?這時究竟是歷史邏輯優先,還是文藝、經濟與日常生活的邏輯優先?為何有的傳統的發明會成功,有的會失敗?
如果我們較全面地回顧臺灣社會晚近的發展,相信大家或會同意「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絕非憑空產生的運動。然而,就它作為一場運動來說,終究有它自己獨特的脈絡與社會基礎。我們依然需要對它為何及如何能蔚為一場社會運動,有何成就與不足做深入的剖析。特別是,擺回到臺灣社會或歷史教育發展的脈絡來看,這場運動到底有何意義?又改變了些什麼?
最後,我們非常期待來自比較視野與觀點的討論。畢竟,改革要不流於理想,迫切需要借鑑其他的成功實例,具體揭示理想是做得到的,以及是怎麼做到的。如果處在現代民族國家的框架下,作為公民教育一環的歷史,依然需要一種凝聚共同生活意識的國族認同,那麼怎樣的內容與教導方式才是比較適切的?就達成歷史教育的目的來說,教法與評量方式實際上會否比教材更重要,卻更少受到注意呢?如果教材終有其限制,而我們也很難完全擺脫源於自身背景的盲點,同時性別、族群、宗教……平等卻已成為主流觀點時,處於教學前線的老師們,該採取怎樣的態度與方式,才能適當引導背景各異的學生,思考及面對過去不可避免地立基於忽略、遺忘或扭曲的不平等歷史?
以上提及的面向或議題,自未窮盡所有相關的問題。因此,我們雖特別期待看到對於上列面向的討論與分析,但同樣歡迎任何有關「歷史意識與歷史教育」主題的研究。謹在此誠摯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惠賜大作,透過來自不同學科視角的探討,一同豐富、深化我們對於此一主題的討論與認識。
來稿體例格式請參閱《思與言》部落格(http://taw1963.blogspot.tw/),並請於201731日前,寄至tandwjournal@gmail.com


一般非專號文章仍歡迎持續投稿